中新財經6月11日電 (記者 左宇坤)二季度以來,樓市政策放寬的力度均逐步走強,范圍更是從三四線城市逐步邁向一二線。
隨著南京、成都、杭州、蘇州等實力強勁的新一線城市已紛紛釋放政策利好,樓市的重中之重、四大一線城市的調控動向,尤為引發(fā)關注。
廣州限購政策微調,有樓盤出現漲價
進入6月,廣州樓市傳來限購松動的消息。外地人在廣州買房,繳納五年社;騻稅允許中間累計斷繳3個月。
這一消息得到了廣州12345熱線的證實,而在此前,非本市戶籍在廣州購房需要連續(xù)60個月社;騻稅證明,不得中斷或補繳。
繳納社保是很多人安家廣州的重要方式之一。雖只是一個小小的口子,但對于政策出臺從來穩(wěn)健克制的一線城市來說,還是引發(fā)了相當大的關注。
“當前廣州樓市仍處于‘筑底’階段,市場購房信心仍不足。通過降低外地戶籍購房社保門檻來激活市場需求,可看做是在限購政策方面進行優(yōu)化,后續(xù)不排除還會有相關的優(yōu)化政策,進一步支持市場的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。”中指研究院廣州分院研究主管陳雪強認為。
“新政出來后,確實有人找我或者店里咨詢,但大多是來確認政策的真假,沒有直接開始選房這么著急的,畢竟細則的出臺、資質認證等等都還需要時間!睆V州房地產中介小楊對中新財經記者表示,但可以確認的是,這一變動確實會激活一部分人的購房資格。
“95后”陶斐(化名)剛剛4月份在廣州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。80㎡左右的房子,單價在4.85萬元左右。在她看來,三百多萬元的總價,一百多萬元的三成首付是自己當前比較能接受的價位,也算是當下最普遍的。
“在廣州,300萬-400萬元的房子確實是剛需中的剛需,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咨詢的都是這一范圍的!毙钜脖硎尽
“各方面都挺滿意的,有一點比較遺憾,就是我是在房貸利率高位的時候‘上車’的。我貸款的利率是5.4%,聽說現在我貸款的銀行能做到4.6%左右了!碧侦痴f。
正如陶斐所言,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,廣州持續(xù)改善信貸環(huán)境以刺激樓市回暖,房貸利率步步下降,近來更是傳出了首套房貸利率低至4.25%的消息。
小楊對此表示,4.25%的利率有,但是極為罕見,對于買房者、樓盤等的資質要求都非常高!安贿^貸款最近真的簡單了很多,比如去年銀行對首付來源等查得都非常緊,今年不僅利率明顯下調了,從審批到放寬的速度也肉眼可見地加快,一周之內基本都能完成。”
但讓陶斐感到安慰的,是自己小區(qū)里的不少樓盤已經在漲價了,從4.85萬元的單價漲到了近6萬元!耙灿腥撕臀艺f覺得房價還會跌,但我也屬于剛需購房,總體還是感覺不虧!
專家:一線城市的樓市調控仍將謹慎
同為一線城市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卻處在和廣州不同的境遇。
“目前來看,廣州的市場和北上深有所差異,廣州土地供應量大,商品房市場供給量也大,同時市場的分化程度更明顯,因此在調控層面動作會相對大一點。”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。
廣州中原研究發(fā)展部數據顯示,截至5月末,廣州全市庫存量1121.3萬平米,去化周期13.7個月。雖整體處于合理區(qū)間,但市場分化現象嚴重。可見仍處于深度調整期的廣州,恢復置業(yè)信心、去庫存仍是重中之重。
而根據中指監(jiān)測數據,上海、深圳短期庫存出清周期均在6個月左右,庫存明顯不足,其中上海在本輪疫情前市場已現企穩(wěn)跡象,疫情打亂了市場恢復節(jié)奏,深圳當前市場情緒略有好轉。
從上海的政策調整來看,6月僅出臺了世界排名前50院校留學生在滬工作后可直接申辦落戶的新規(guī)。而在剛剛結束的上海今年首輪集中供地中,土拍市場熱度也有所回暖,36宗地塊全部成交,攬金834.7億元。
反觀深圳,雖依然未等到專屬的樓市利好政策,但市場卻也悄然有了變化: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已連續(xù)第3個月上漲,二手房價也在“11連跌”后,首次迎來上漲。
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表示,深圳樓市的“回暖”態(tài)勢是由于央行下調5年期LPR,推動深圳銀行系統(tǒng)普遍下調房貸利率,同時,全國超100城出臺樓市寬松政策,制造了寬松氛圍傳導至深圳,也對購房者入市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。
對于首都北京來說,新冠疫情的反復讓北京樓市失去了傳統(tǒng)的“紅五月”。6月2日,《北京市統(tǒng)籌疫情防控和穩(wěn)定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》出臺,以減租、推動保障房建設等方式促進住房消費。較為新穎的是,北京提出了今年將完成四批次集中供地。
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院李宇嘉認為,北京此次政策支持的重點還是剛性需求,把其重要性列在改善型需求之前,這說明北京本身是不缺需求的,所以在住房消費方面明確的是支持住房租賃,特別是保障性租賃住房方面的消費。
對于四大一線城市未來政策的出臺方向,業(yè)內普遍認為,北上深在限購限貸等政策層面寬松的可能性非常小。
“一線城市整體市場基本面較好、人才導入能力較強,其政策調整預期相對較小,預計仍以微調為主,更多以疫情紓困或引進人才等為突破口,修復市場信心。”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(yè)部市場研究總監(jiān)陳文靜認為。(完)
(來源:中國新聞網)
(編輯:王思博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