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清林區(qū)基層法院/供圖
中新網吉林新聞6月19日電 (譚偉旗 何文玉)近日,汪清林區(qū)基層法院受理了一起民事糾紛,被告是一名菌農,臨近開庭時,接連的降雨導致被告木耳地里種植的木耳生長迅猛,雇傭外地的二十多名工人已經進到山下的菌地中開始搶產了,于是,被告想要申請將開庭時間延期。
承辦法官了解情況后,立即聯(lián)絡了原告,與其協(xié)商,定于被告雇傭工人休息的時間,前往被告菌地就地開庭。法官帶著書記員第二天起早出發(fā),一路冒雨顛簸驅車50余公里,來到了被告所在的天橋嶺某山下的菌地巡回開庭。
法官了解到,雙方是多年的加工定作關系,去年因多方面原因雇傭不到工人,雨季來臨無人管理,種植的100多萬袋菌耳收益全部打水漂。
法官深知栽收木耳季節(jié)性很強,在收獲季節(jié)對菌農來說分秒必爭,容不得耽誤,在對案情了解后,法官立即休庭,秉持著“調解千家事,溫暖萬人心”的理念與原告進行溝通協(xié)商,從現有的實際情況、雙方之間的利益共享等方面進行了釋法說理。
原、被告被法官冒雨站在菌地里給雙方調解的態(tài)度所打動,同意法官的調解方案延長加工費的給付時間,從而一場糾紛得以化解,雙方之間握手言和。
為有效的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,切實讓轄區(qū)內的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便利與高效,該院將審判活動開展到田間地頭,進村入戶開展巡回審判、就地調解,把人民法院的溫情送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。(完)